​常州外国语学校: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聚力

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课程 >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1日 发布人: admin

 

 

解华志 毛翠娥

近日,在常州市教育局“双减”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常州外国语学校的3个案例分获一、二、三等奖佳绩。3个案例分别涉及基于智慧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科创教育的探索实践、构建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探索实践。随着“双减”“双新”的不断深入推进,常州外国语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育人评价等多方面,凝心聚力、锐意革新,提质增效、启智增慧,努力让“双减”“双新”落地常外,缔造出有温度、有生命力、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样态。

 

立德树人 育人理念与时俱进

周五下午,学校体育馆里,七年级一个班的同学们围在一起,满怀期待地准备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团辅活动课。当天的主题是“勇闯雷阵”,同学们轮流排队,从一格走到另一格,找到出口,穿越雷区。一旦触雷,需要原路返回。每一个雷的位置都是随机的,需要不断地试错才能找到出口。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踊跃参与、坚定果敢、团结协作等可贵的心理素质精神品质。

 

心理团辅课是常外精心为同学们打造的基于场景的活动序列课程之一。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常外紧跟时代要求,形成新时代育人追求内涵解读。围绕“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育人目标,从领军人格、高阶学力、健全身心、创意审美、实践精神五方面展开,将育人目标融入学科、教学、教育、管理体系建设中。不断推进基于场景的活动序列课程建设,建设更具常外文化的育人环境,构筑全过程全要素育人基于生活化场景的品格提升工程,推进121魅力人格中心建设。

常外还探索构建五育并举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常外学生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常外学生数字画像。依托“互联网+”智慧校园平台支持,打通数据壁垒,体现日常性、动态性、差异性,鼓励个性化成长,尊重生命独特,体现增值评价,形成学生个人成长分析报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

 

 课程迭代 聚焦素养全面发展

周二中午,八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拉开帷幕。来自18个班级的同学用流利的英语分别介绍了祖国的18个不同地区,品人间天堂苏杭,游“东方之珠”香港,赏山城晨雾迷蒙,享武汉美食飘香……烟火缥缈,茶食留香,18个地区不同的传统风俗、特色文化在同学们生动的讲述中熠熠生辉。同学们落落大方的仪态、侃侃而谈的自信和精湛的英语口语表达赢得阵阵掌声和外教评委老师的高度赞许。(图2)

 

英语演讲比赛是常外学科节活动的一个项目。学科节是常外课程体系“学校场景活动课程”中“修习者系列”的组成部分,几年下来,和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一起,成为常外的传统项目。

依据“双减”“双新”的要求,常外迭代升级素养培育为核心、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包括面向全体的基础素养课程、面向群体的多元融合课程、面向个体的个性拓展课程。构建课程群及课程模块,如“劳动+”课程群、艺术修养课程群、实践创新课程群等。尝试大单元教学设计,打破教材课时限制;开展项目化学习,与实践体验、生产生活相结合;面向全体、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在此基础上,常外致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学科品牌课程。数学教研依托省规划课题及“直观与想象:思维数学”学科发展示范中心,开展以直观想象思维发展为主题的数学课程研讨。“初中英语走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经过三年研究,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走班教学评价标准。同时继续深化常州市交响乐课程基地建设;提升常外科创课程实施水平;保持信息学奥赛学科优势;加强“劳动+”课程群建设和实施。

常外还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规范课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增强实效性,使“双减”真正落到实处。引进校外专业机构和人才,将特色课程与课后服务结合。周二共开设49门选修,周三共开设了47门选修。并致力探索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课堂革新 融合创造探索构建

教室里,一堂名为《气候与农业》的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特别好奇和兴奋,因为课堂有点特别,授课的老师有地理老师赵俊杰、生物老师彭淑瑾,还通过网络平台,请来了新疆乌恰实验中学的阿孜古丽·吾布力哈斯木老师。原来,这是一堂跨学科的研究课,围绕气候与农业这两个主题,以地理学科为主干,以生物学科为支撑,通过有机整合两个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跨越5000公里同步连线新疆乌恰的老师与同学,深度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嵌套教学环节,通过两地师生的互动有效而生动,促进了同学们对气候与农业的深入理解。

 

在常外,这样的教学展示、课例研究活动覆盖全学科,跨越全学年,围绕智慧课堂实践、大单元教学探索、跨学科教学研究等主题形成系列,是常外对推进“双新”落地,形成常外理解,推动课堂革新探索实践的重要途径。

“双新”出台之后,常外邀请专家,利用教师研训平台,传递新课标、新课程理念。组织各教研组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在专家指导下,围绕教学质量、学业评价、作业设计、技术融合、育人方略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以新课标为导向,架构学科课程体系。并开展了主题论坛、成果展评、课堂展示、活动总结、微报告、微讲座等丰富多样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继续推进FIND课堂变革,以Free(自由与自主)、Integrated(整合与融合)、Naturel(情境与体验)、Develop(深度与生长)为课堂追求,让课堂学习充满好奇,学生探索未知,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努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现学习意义而存在的地方”。深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基于智慧课堂构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常州市教育局信息化项目中期评估,成功申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

 

作业赋能 实践创新减负增能

物理学科学到声音这一章,物理老师们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利用发声原理自制乐器!哪些方式可以制造出声音呢?碰撞?摩擦?弹拨?怎样来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让无形的声音按照我们的想法跳舞?同学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动起手来,皮筋、笔管、水杯……大家运用所学的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制造出了各式各样朴质可爱的小乐器,演奏着喜爱的旋律,玩得不亦乐乎,连音乐老师们都不仅啧啧称赞。

 

常外积极探索高效能创新作业设计,坚持素养导向、全面育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联系生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用弹性机制和作业分层增强能力训练的针对性。体现基础性、情境性、综合性、适切性,凸显单元内、单元间、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作业形式多样,包括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作业;课时作业、阶段性“短作业”,跨学期分主题“长作业”;质性和量化评价结合,成果呈现方式多样。

各学科老师们发挥创意,英语的旅行小报、数学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化学的实验设计、生物的标本制作等等,作业形式多姿多彩,同学们动手动脑,既享受到无穷乐趣,又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学科知识。

在此前举行的常州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方案评选活动中,常外数学、英语、道法、历史学科获一等奖,地理学科获二等奖。


打印】 【关闭

苏ICP备15046661号-1

常州日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