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幼儿阅读的“坑”,你“踩”过吗?

当前位置:主页 > 乐学新闻 >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21日 发布人: admin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阅读日。在全民阅读的时代,幼儿阅读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家庭的重视。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反映,“我的孩子不爱听我讲故事。”“和孩子读了,他也不记得。”幼儿阅读中家长存在哪些误区?如何亲子共读才有效?记者采访了多名教师,给出建议。

误区一

为什么只盯着一本书读?应该多看其他

“为什么你只喜欢看这本书啊?应该多看点其他的。”在阅读过程中,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只喜欢盯着一本书看,反复读,不厌烦。“我买了很多种类的图书、绘本,孩子就是不感兴趣。”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否需要纠正?

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师王燕看来,如果孩子喜欢盯着这一本书看,那这本书一定有吸引他的理由。也许是丰富的外在情节,也许是极具戏剧性的内在核心,且这个内在核心符合孩子的内心愿望,所以,他在阅读时能得到内心空间的拓展和情绪的释放,得到真正的阅读体验。“家长要相信孩子对阅读的直觉,尊重他的选择。”

她认为,儿童喜欢“累积式”故事,其实也是深度阅读的一种方式。“故事的情节会在循环中递增、递进,孩子也会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重新体验角色的紧张或快乐。这样的‘累积式’读故事有益于保持儿童的持续参与和关注。”

作为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说说喜欢这本书的理由,然后找找同一位作家的系列作品,比如有相同主角,或者有类似情节的,孩子往往会被吸引,自然从一个故事读到一组故事。“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故事,夸张地表演故事情节,等孩子愿意享受和家长陪伴阅读的时候,家长就有机会向孩子推荐契合他的好故事了。”

误区二

这个字读什么?你还记得吗?

“这个字读什么?你还记得吗?”很多父母在亲子共读时,把识字作为阅读的主要任务之一。“让孩子早点认字,既做好了幼小衔接,又可以让他学会自己看书,一举两得。”市民王女士表示。

早期阅读就等于识字吗?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师丁盼认为,大多数的字对幼儿来说没有意义,无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一味地关注孩子的识字量,会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扼杀在萌芽期。“长期揠苗助长,使孩子一拿起书本就联系到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最终会导致他厌烦阅读,缺乏阅读兴趣和动机。”她认为,适合幼儿的书本,还是以图为主、字为辅。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带着孩子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讲讲图片上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与孩子一起读故事、演剧本,在互动中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孩子在这过程中培养出的想象力才是阅读的基础,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

误区三

在书里你读到了些什么?快给我讲讲。

亲子共读后,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在书里你读到了些什么?快给我讲讲。”如果孩子不能复述出故事,家长就会感觉很失望,甚至责备孩子听得不仔细,没用心记。

阅读后一定要会复述吗?其实不然。常州市阳光幼儿园张虹老师表示,亲子共读中父母和孩子要在民主平等的共读氛围中进行交流、讨论、对话,更多的价值在精神层面上的共鸣与分享,如果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复述,把共读变成了一种考试,那就得不偿失了。

“每个孩子的成长特点有所不同,故事积累程度不同,在复述这件事情上也是因人而异。”张虹认为,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是多样的,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她建议,当家长和孩子共同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情境重现,借助一些小道具,一边演绎一边讲述,还可以进行一些延伸创作,比如继续编故事、画故事中的人物或画面,这样都会使孩子对故事内容理解更深刻,让孩子的“阅读”变为“悦读”。

 

打印】 【关闭

苏ICP备15046661号-1

常州日报社版权所有